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作者: 时间:2012-03-23 点击数:


太阳2平台|Login注册登录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十二五”建设发展规划


“十一五”时期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外延内涵”持续发展的重要时期。为此,根据紧贴区域经济、寻找办学“特色”,跟踪现代科技和社会需求的发展,把握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互补的趋向,结合太阳2平台|Login注册登录的实际情况、现有专长和发展潜力,拟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一、专业现状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作为机械类专业是我校最近招生本科的几个重点专业之一,本科招生始于2008年,早年是机电一体化专科专业,后来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经过专业调整和改造,形成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本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须的较宽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等。较好的掌握机电设备原理、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及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具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和制造、实验和使用的基本能力;具有现代化机械制造系统的运行和维护的初步能力;具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产品、新技术研究和开发的基础能力。该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机电产品制造业、汽车、铁路、港口行业、电子信息业、机关事业单位从事产品设计、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相关工作,就业面广、前景好。

为了培养新世纪的人才,适应现代装备制造业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的要求,本专业以“大工程,大教育”为指导思想,根据学校的定位,确立依托工业、按照产学合作教育的办学模式,针对产业对人才知识结构和动手能力的要求,广泛听取校内外、企业部门专家的意见,确立“厚基础、宽专业,着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目标,优化培养计划、合理设置专业课程、严格落实实训环节,并在学校督导、学院管理的二级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下,采取外引内联,提高自身内涵,构造了本科教学的软、硬平台。目前,学院的各项教学资源基本满足本科教学的需求,在校生1500余名本科学生。该专业所依托的机电一体化三年制专科专业2003年开始招生,已培养毕业生800多人,现在校生360多人。近年来,积累了宝贵的办学经验,培养和锻炼了一批青年骨干教师队伍,为本专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多年的办学中,培养和造就了一批能胜任专业教学的师资队伍。

近年来,机械类本科专业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使本专业的发展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同时,紧密结合社会与市场的需要,积极申报与学校办学特色相适应的优势学科,建立了校级的重点学科,学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本专业专任教师19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硕士16人。

我学院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2008年中,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中,荣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荣获二等奖4项。在2009年中,山东省第六届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中,荣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山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荣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成功参赛奖9项。在2010年中,第七届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中,荣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山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荣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全国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中,荣获二等奖1项。在2011年中,第八届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中,获得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2个。

二、专业的人才预测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重大经济发展契机的出现,往往会使某些行业出现人才紧缺,从而带动相关职业的发展。本专业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发展趋势,以先进制造业为专业背景,加强机械工程与微电子、自动化、信息化和管理学等学科的交叉渗透,跟踪现代科技和社会需求的发展,把握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互补、融合的趋向,通过对外合作、错位互补和有个性化的教育模式,将传授知识、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紧密结合,注重产品设计与制造的工程能力的培养。

随着我国经济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战略性改组以及国际资本和技术的进入,无疑将扩大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由此而产生的新的就业机会也将有利于大学毕业生就业。

特别是近几年来,毕业生在全国各地的就业率始终保持在稳中有升的水平,就业面很宽,所从事的工作种类、性质呈多元化趋势,预测在未来几年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符合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客观需要。

从历年人才需求资料表明,社会对于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求一直呈上升趋势,且供不应求。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步发展,融机械、电子、自动化和计算机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与技能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将会得到快速发展,对从事产品的设计、制造、使用、管理等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将供不应求。而目前,几乎大部分企业在这方面的人才严重不足,特别是北京、上海和南方较发达地区,对机械装备中数控应用人才更是求贤若渴,许多企业纷纷用高薪聘请机械数控专业人才。所以,本专业的毕业生将有良好的就业前景。

三、专业建设的规划

1.专业发展的目标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以本科教育为主,通过学科建设带动专业发展。在专业设置方面,将不断地对现有专业进行调整和充实,兴办特色专业、形成专业特色、拓展成人教育,在专业改造和调整中获得持续发展,使专业设置更加贴近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目前已成为服务于地方经济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科技开发基地。

2.专业发展的规模

根据国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政策方针,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在严格保持办学质量的同时适度扩大规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本科学生班级由现有600名人,年招生数稳定保持180人左右、在校本科学生总人数增至700人;同时,适度发展成人教育,重视各类技能培训教育。

3.专业设置与发展

面向21世纪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要求,主动适应和服务于国家及上海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进一步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拓宽专业口径,增设社会急需的专业。在专业发展及人才培养中,本专业以培养机械工程宽口径、复合型、创造型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坚持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实验教学环环相扣,注重对学生进行工程师基本机能的训练,注重包括应用外语和计算机知识在内的基本能力训练,注重对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随着专业改造和调整的进行,本专业也调整了相应的教学计划和专业发展方向,逐步确定了以强化现有的专业为主,再发展其它专业、全面发展的、有自己专业特色的发展思路。随着学校经费投入的加大,专业建设已初见成效,但尚需加大投入力度,扩充教学资源、实验设备等种类,提高层次、广纳人才,以便更好地为本科生培养打好基础,使本专业真正成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育人基地。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由基础、人文、外语、体育、设计与制造、信息与控制、专业选修课、创新、学科教育平台课程、专业教育平台课程、创新创业模块课程、集中实践教学环节课程等教学模块组成,教学上既重视传授已有知识,又重视能力的加强、素质的提高、知识和技术的创新;教学内容突破传统专业设置的界限,体现当代学科技术发展中学科交叉的鲜明特点;加强工程实践,包括设计、制造、工程管理、环境、市场等。毕业生可到有关企业、公司及政府机关从事机械设计,制造、管理、商务等工作。本专业现有的培养计划的课程体系为:

设计制造系列课程:现代工程图学、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原理、机械设计、金属工艺学等。

控制系列课程: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PLC技术基础、机电传动控制、液压传动。

4.发展目标和建设措施

根据学院总体建设目标,按照分层次建设的指导思想,努力形成特色,办出学科水平,使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建设实现重大突破,强化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的培养。

(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一方面是在现阶段发展基础上,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教学、教研以及科研水平,为申硕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方面是建立健全一支年龄、学历、职称、学缘等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以满足本科教学工作需要;第三方面是提高教师的外语水平,有效地促进双语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满足中外合作教育的需要。

首先是学术骨干的培养,引导学术骨干围绕学术带头人的科研方向等诸多类型的科研课题,鼓励年轻教师积极参加各项科研项目,对硕士以上学历的有潜力的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到2015年,平均每年吸收2-4名具有硕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加入学术骨干教师队伍,青年教师中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比例达到90%,并为他们创造条件,尽快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同时,力争在5年内逐渐使队伍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等趋于合理,并力争在以后的年度中使教师队伍保持稳定。

其次是加强对外交流,多渠道提高师资队伍水平。本学科拟争取多种方式提高师资队伍的水平,鼓励具有硕士学位的有潜力的教师报考博士研究生,选送有培养前途的教师到国内外重点大学进修学习,每年聘请1-2名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来校讲学;鼓励学院教师参加国际或国内高水平的学术、教研会议,定期组织专业的学术报告会、学术交流会,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

(2) 教育教学的改革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培养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作为本专业的根本任务。继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科学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融合。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必要的环境和条件。同时进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推广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强化教学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抓好提高质量的关键,以教改促进教学质量提高,通过教学手段的改革与提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 加强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专业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专业建设的发展,对教材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专业建设中课程的需要,除选用经实际教学应用后效果好的教材外,还要结合专业建设中的实际需要,积极鼓励广大教师编写适合不同研究方向和课程的教材、讲义及与教材相配套的习题集、课程设计指导书、实验指导书等。现已编写教材2部。通过深化教材建设,锻炼了师资队伍,促进了教师学术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对相应研究成果的发扬和总结,扩大了学术交流的影响。目前,近三年出版教材使用率达到60%以上、市级及以上优秀教材使用率达到36%

(4) 加强实践教学建设

建设高水平的实验室和实践基地是提高学科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条件。经过多年的建设,本专业已经具有一定条件和规模的实验室5个、实习基地6个。它们成为本科生主要实验与重要实践基地。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现有实验室条件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从事本科教学、科研和培养研究生的更高需要。突出的问题是一部分设备老化、台套数不足,无法满足新开课的所需的实验仪器设备。为此,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计划购买、自行开发研制一批兼顾其先进性、通用性强、配套性好的仪器设备,既能满足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又能培养学生初步科研能力、进一步提高实验开出率,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保证专业基础课实验开出率在98%以上,专业课实验开出率96%以上,为我们的教学科研水平上一个新台阶提供物质保障。同时,力争使实验室内部的仪器设备的配置更趋合理,加强管理,提高实验中仪器设备的使用率,为此2006起向实验室投入相当的经费,用于实验室建设。

(5) 科研和产业工作建设

以重点学科为龙头,建立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群体,形成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专兼职科研队伍。以现有优势学科为基础,采取有效措施,攻打团队仗,提高科研水平,形成有特色的学科方向,并鼓励在有条件的学科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加大与国内外学术界接触力度,使学院的整体科技实力与水平有明显提高。



                                                     20123


Copyright @ 太阳2平台注册登录--太阳2平台|Login注册登录版权所有 地址:枣庄市市中区北安路 277160 电话:0632-3786734 鲁ICP备05047007号

太阳2平台|Login注册登录☞首頁请进